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港澳

繁花熱·滬港情——原著作者金宇澄解讀《繁花》中的香港元素

2024年01月13日10:41 | 來源:新華網(wǎng)
小字號

  新華社上海1月12日電 題:繁花熱·滬港情——原著作者金宇澄解讀《繁花》中的香港元素

 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

  王家衛(wèi)導演的最新作品電視劇《繁花》最近在內(nèi)地迅速走紅。不僅上海本地觀眾津津樂道,各地年輕人也忙著追劇。更有趣的是,《繁花》中的諸多香港元素,引發(fā)在滬港企港商關注,一股久違的滬港懷舊風一時興起。

  “有人覺得,導演用鏡頭‘寫’的是‘香港’,不是‘上!晃业故怯X得,上海和香港,本來就是這樣深深連結在一起的。小說中如此,電視劇也是!痹凇斗被ā吩髡摺⒚┒芪膶W獎獲得者金宇澄看來,從紙本到熒屏,《繁花》幕后是濃濃的滬港兩地情。

  雙城故事多

  《繁花》第10集,鐘鎮(zhèn)濤扮演的香港“廚神”突然“空降”上海黃河路美食街,在寶總和爺叔的幫助下,幫助了陷入困境的至真園女老板李李。劇中“廚神”駕到,盛況空前,觀眾跟著鏡頭領略了“仙鶴神針”“船王炒飯”等琳瑯滿目、活色生香的港式粵菜,頂尖技藝在短短數(shù)分鐘內(nèi)以極富沖擊力的近景呈現(xiàn),引來網(wǎng)上熱議。

  上海開埠180余年,是一個五方雜處、中西交融的文化大碼頭,也是南北佳肴薈萃之地。20世紀90年代,上海黃河路美食街初興,街頭巷尾特色飯館百余家,口味各不相同,但上海本幫與粵港菜系,一直占上風。

  劇中至真園原型之一——黃河路苔圣園酒家的總經(jīng)理祁文回憶,幾乎絕大多數(shù)精通本幫菜的餐館,也同時兼營港味粵菜!皽劭谖,天然融合,這就是一種上海特色。”

  金宇澄的解讀則更加直白,他認為,改革開放最初的一個階段,香港就是上海人最熱衷、最夢想的城市之一!吧虾5暮芏嗉彝ヅc香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,或者是你自己,或者是你周圍的人,家里有親戚在香港!彼蒙虾7窖陨鷦又v述了滬港緣分。

  金宇澄舉了小說《繁花》中眾多香港元素中的一個細節(jié),理發(fā)師傅將一張香港明信片插在鏡子邊沿,而且要把正面的香港風景盡量露出來,很自豪地告訴別人:“這是親戚寄來的”。金宇澄的家族記憶也影響了他在《繁花》中的諸多描述,比如,主人公阿寶與雪芝談戀愛,言談中多少離不開“香港”。順水推舟,王家衛(wèi)在電視劇版中,索性將雪芝的人生目的地直接改寫成了香港。

  金宇澄認為,導演很好地處理了“上海與香港”的雙城故事,而不是簡單給上海貼上“香港標簽”。而作為原著作者,更是與導演理念一致,感同身受。

  王家衛(wèi)出生在上海,五歲隨父母到香港,但家里的哥哥姐姐留在了上海,另外還有20多個表兄表姐也留在上海,他們與《繁花》中的人物基本上是同一代人。拍《花樣年華》《2046》乃至《一代宗師》,王家衛(wèi)的語料庫里基本不提“鄉(xiāng)愁”,但《繁花》全劇卻處處是鄉(xiāng)愁。

  金宇澄說,導演特別打動他的一點是,第一次見面,他就說“你寫的其實就是我哥我姐的事情”。

  溢出效應持續(xù)

  近日《繁花》大結局播出,讓正在追劇的一些在滬港商也拍案叫絕。因為美食橋段較多,近期滬上港味茶餐廳的訂單量飆升,尤其是劇中展示的一款大眾化餐食——干炒牛肉河粉,更是火“出圈”,外賣平臺下單排隊量激增,平均送達時間超過1小時。

  20世紀90年代進入上海的茶餐廳品牌“避風塘”以干炒牛肉河粉等特色菜品聞名,其門店至今仍堅持每天手工拉粉。上海避風塘的工作人員說,滬港兩地飲食習慣雖有些微差異,但總體而言,在創(chuàng)意菜和運營模式上,是相互影響、彼此促進的。

  大約在1998年,避風塘邀請一批香港廚師“登陸”上海。其中有一位如今已是年近七旬的名廚,仍在擔任上海避風塘的餐飲顧問。“近些年,香港品牌在上海,也學到很多!鄙虾1茱L塘美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。

  還有長期在滬經(jīng)營洋酒及飲料國際貿(mào)易的港企代表欣喜地告知記者,純屬巧合,在劇版《繁花》中該企業(yè)代理的部分特色酒品入列,成為故事背景的一小部分,雖然僅出現(xiàn)短短幾秒,也讓大家有了一種參與感。

  如今,《繁花》首輪播罷,其溢出效應仍在持續(xù)。不僅是美食、飲品,還有帶著濃濃港風的流行音樂、潮流服飾等,曾經(jīng)或多或少影響了上海乃至內(nèi)地不同人群,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,形成一段段美好的集體記憶。

  金宇澄在接受采訪時說,自己的工作和生活,曾深深融入到這樣的雙城互動中,直至今日,滬港在時尚潮流中,仍在相互影響。相信從小說到電視劇,越來越“立體”的《繁花》,也會吸引香港觀眾。

(責編:曹欣悅、劉潔妍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